「我想這已經超越讀書會的意義,我想引領部落女性看到生命更多可能性,也讓她們知道在教養小孩的路上並不孤單。」來自臺東阿美族的陳翠臻,目前就讀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班,相比許多身處偏鄉資源匱乏的原住民,她因小學搬到臺中獲得充分的就學機會,讓教育翻轉她的人生。
陳翠臻表示攻讀博士,是為實現對學術最高殿堂的挑戰,證明只要擁有同等的機會與資源,原住民絕不比別人差。政大社工所畢業後,陳翠臻擔任社工長達18年,專門處理偏鄉部落個案,多年來的經驗讓她發現社會問題的源頭常與原生家庭有密切關係,之選擇在人發所繼續深造,也是希望從預防端著手,藉由瞭解如何經營婚姻與家庭,將原生家庭可能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
陳翠臻為申請「夢想起飛獎助學金」擬定讀書會活動計畫,期盼將獎助學金當作活動經費回饋給部落。讀書會目的除了傳遞知識,預防偏鄉部落家庭及孩童教養問題發生,也是為自己的博士論文找尋評估個案與訪談對象。陳翠臻說,近年有不少志工團隊進入偏鄉為孩童舉辦活動,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偏鄉中年婦女群體,她希望將獎助學金分享給家鄉的族人和女性友人,讓她們重拾學習的樂趣。
陳翠臻表示花東地區因資源分配不均且家庭型態差異較大,弱勢家庭在孩童教養及婚姻經營上常缺乏相應知識,產生隔代教養與外籍配偶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的問題。她舉出那些離鄉工作造成隔代教養的家庭,缺少父母關懷的孩童轉從男女關係尋求歸屬感,過早投入男女關係的孩童,因無人從旁為他們解答青春期的迷惘,許多人成了小爸爸、小媽媽。近年部落外配比例增長,主因在於原住民男性社經地位較低,本地女性婚嫁意願低,只能選擇社經地位更為弱勢的外籍女性作為配偶,外配家庭卻因經濟壓力、語言隔閡及教養觀念落差,造成長期婚姻衝突,嚴重影響孩童的學習與發展。

陳翠臻在花蓮北中南區教會舉辦多場讀書會,選讀的《小國王的禮物》講述因家庭紛爭變得不快樂的國王,與陳翠臻關心的部落婚姻家庭問題相關,她希望藉由閱讀讓部落婦女從故事中反思自身面臨的困境,從分享讀書心得中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,讀書會也日漸形成一種相互支持的團體,提供成員交流親子教養與排解情緒的平臺。為配合婦女日常作息時間,讀書會選在平日白天舉辦,顧及到年長女性有照顧學齡前幼兒的需求,陳翠臻另外請人帶幼童手作遊戲,讓長者能夠全心投入閱讀。而成員們的肯定與回饋令陳翠臻備感欣慰,成為她繼續舉辦讀書會的動力。
陳翠臻說:「知識不是學術論文上生硬的文字,而是可以跳脫走入社群、與地方結合,發展成有溫度、有生命的改變。」臺師大給她的不僅是師資和資金上的補助,更讓她找到學術研究與地方結合的可能性,讓她將愛帶回部落,成為溫暖他人的力量。